当前位置:医学三基(医师)题库>医学三基医师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男,26岁,农民。发热5d,伴皮肤出血点,11月3日自湘乡卫生院转院而来。体检:体温38℃,BP9.3/6.7kPa,颜面及眼眶有明显充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肾区有明显叩击痛,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下列何项最有助于确立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地区及鼠疫类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头痛、眼眶痛、腰痛、酒醉貌及出血点。典型疾病分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典型血象及尿液改变: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有异常淋巴细胞,尿蛋白(+)。免疫学检查:出血热病毒抗体IgM阳性。

问题:

[单选] 目前对病毒性传染病确有特效的药物是()

抗毒素。干扰素。黄连素。皮质激素。抗生素。

问题:

[单选] 下列哪组均是乙类传染病()

梅毒、艾滋病、霍乱、白喉。淋病、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流感。伤寒、猩红热、疟疾、麻疹。炭疽、登革热、脊髓灰质炎、鼠疫。风疹、黑热病、乙脑、菌痢。

问题:

[单选] 患者因厌食、乏力、尿色深来门诊检查。血清总胆红素15μmol/L,ALT100u,HBsAg(-),抗HBc(-),抗HAVIgM(+)。病原学诊断为()

戊型肝炎。丁型肝炎。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

问题:

[单选] 患者主诉纳差,乏力,眼白发黄1周。化验:TB84μmol/L,ALT320u,抗HAV-IgM(+),HBsAg(+),HBeAg(+),抗HBc(+)。病原学诊断为()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合并乙型炎。丁型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

问题:

[单选] 女性,50岁,1月前行瓣膜置换术。术前肝功正常,HBsAg(-),术中输血600ml。因纳差肤黄复查,ALT240U/L,TBl15μmol/L,HCV-RNA和抗HCV(+)。病原学诊断为()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

问题:

[单选] 对于突然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食欲不振和乏力,肝大的病人,为尽快作出诊断,应立即作下列哪项检查?()

血清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胆碱脂酶。血清胆固醇。

问题:

[单选] 男性,32岁,农民。乡医院病历载发热3天,全身肌肉酸痛,头痛,剧烈腹疼。当时体温40℃,面浮肿,眼结膜充血,腋下及胸背部有少许瘀点,血WBC18×109/L,中性0.9,淋巴0.1,幼稚细胞0.1,血小板52×109/L/;尿蛋白(++),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少许。2天后转入本院。体温正常,两腋下及胸背部有多数小出血点,双肾区叩击痛明显。血压10.6/6.6kPa,四肢冷,脉细弱,尿量少。白细胞21×109/L,中性0.51,淋巴0.34,异淋0.8,血红蛋白160g/L,血小板50×109/L;尿蛋白(+++),镜检见5~10个红细胞、1~2个管型/HP,可见融合细胞。实验室检查改变符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肾小球肾炎。流行性出血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菌感染合并类白血病反应。

问题:

[单选] 男性,21岁,林场工人。发热3d,伴头痛、腰痛、脸肿。体温39.5℃,面部浮肿,球结膜水肿有出血斑,软腭及腋下见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心肺(-),血压正常,肋脊角叩痛明显。WBC18×109/L,异常淋巴细胞0.20,血小板35×109/L;尿液检查蛋白(++),RBC10~20/HP,管型1~2/HP。该病人最可能为()

伤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

问题:

[单选] 男性,38岁,农民。发热3d住院,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此时最主要的治疗是()

维生素C。肝素。柴胡。低分子右旋糖酐。利巴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