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科(医学高级)题库>眼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170°→1.0左眼-6.50DS-5.65DC×150°→0.4。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急性圆锥角膜。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大泡性角膜病变。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170°→1.0左眼-6.50DS-5.65DC×150°→0.4。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对诊断最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

A.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B.复合性近视散光OU。C.圆锥角膜OU角膜地形图检查。D.圆锥角膜OU。E.复合性近视散光OU屈光不正性弱视OS同视机检查。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右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第2天发现角膜水肿,前房可见与角膜相连的透明膜状物。患眼可能发生了()

A.术后葡萄膜炎。B.术后眼内炎。C.后弹力层撕脱。D.晶状体皮质残留。E.晶状体前囊与角膜粘连。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右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第2天发现角膜水肿,前房可见与角膜相连的透明膜状物。观察数天后,角膜水肿持续加重,后期出现角膜上皮水泡,此时发生了()

A.角膜感染。B.角膜内皮失代偿。C.葡萄膜炎。D.角膜变性。E.继发性青光眼。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右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第2天发现角膜水肿,前房可见与角膜相连的透明膜状物。针对目前的病变,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是()

A.板层角膜移植术。B.羊膜覆盖。C.配戴治疗用角膜接触镜。D.抗生素滴眼液滴眼。E.穿透角膜移植术。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20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5年。角膜透明,曲率增加,角膜深层见基质板层垂直性条纹,前房加深,临床怀疑圆锥角膜。圆锥角膜典型的三联症是()

A.Fleischer环、Vogt条纹、Arlt线。B.Vogt条纹、Arlt线、Munson征。C.Arlt线、Munson征、Herbt小凹。D.Fleischer环、Vogt条纹、Munson征。E.Fleischer环、Bitot斑、Munson征。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20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5年。角膜透明,曲率增加,角膜深层见基质板层垂直性条纹,前房加深,临床怀疑圆锥角膜。患者此时应进行的检查是()

A.散瞳验光、眼压测量。B.插片验光、角膜地形图。C.角膜曲率计、自动视野。D.OCT、眼压测量。E.散瞳验光、FFA。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20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5年。角膜透明,曲率增加,角膜深层见基质板层垂直性条纹,前房加深,临床怀疑圆锥角膜。此时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佩戴框架眼镜,矫正不规则散光。B.佩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C.紧急行板层角膜移植。D.紧急行穿透性角膜移植。E.待水肿消退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17岁,右眼畏光流泪,眼痛7天。检查右角膜缘颞侧可见一灰白色圆形疱疹,周围球结膜局限性充血。患者初步的诊断是()

A.沙眼。B.角膜软化症。C.泡性角膜炎。D.急性细菌性结膜炎。E.角膜上皮原位癌。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17岁,右眼畏光流泪,眼痛7天。检查右角膜缘颞侧可见一灰白色圆形疱疹,周围球结膜局限性充血。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是()

A.局部应用抗生素滴眼液。B.手术切除及羊膜覆盖。C.人工泪液。D.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滴眼液。E.绷带加压或治疗用角膜接触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