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A3型题] 某奶牛场部分奶牛产犊1周后,只采食少量粗饲料,病初粪干,后腹泻,迅速消瘦,乳汁呈浅黄色,易起泡沫;奶、尿液和呼出气有烂苹果味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
肌内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静脉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静脉注射50%葡萄糖,口服丙二醇或甘油。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10%NaCl。
问题:
[单选,A3型题] 某奶牛场部分奶牛产犊1周后,只采食少量粗饲料,病初粪干,后腹泻,迅速消瘦,乳汁呈浅黄色,易起泡沫;奶、尿液和呼出气有烂苹果味病牛血液生化检测可能出现()
血糖含量升高。血酮含量升高。血酮含量降低。血清尿酸含量升高。血清非蛋白氮含量升高。
问题:
[单选,A3型题] 某奶牛场部分奶牛产犊1周后,只采食少量粗饲料,病初粪干,后腹泻,迅速消瘦,乳汁呈浅黄色,易起泡沫;奶、尿液和呼出气有烂苹果味该病最可能诊断是()
奶牛酮病(酮血症)。瘤胃酸中毒。胃肠炎。前胃弛缓。瓣胃阻塞。
问题:
[单选,A3型题] 奶牛,产后10d,体温39.6℃,不愿站立,两后肢蹄壁敏感温热,趾动脉搏动明显;强行站立时,两后肢伸至腹下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是()
局部热敷,抗菌消炎。泻血、冷敷、封闭和脱敏(抗组胺疗法)。加强运动,抗菌消炎.。补糖利尿。内服抗生素。
问题:
[单选,A3型题] 奶牛,产后10d,体温39.6℃,不愿站立,两后肢蹄壁敏感温热,趾动脉搏动明显;强行站立时,两后肢伸至腹下该病最可能的原因是()
缺磷。缺钙。缺镁。过食精料。过食干草。
问题:
[单选,A3型题] 奶牛,产后10d,体温39.6℃,不愿站立,两后肢蹄壁敏感温热,趾动脉搏动明显;强行站立时,两后肢伸至腹下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蹄部扭伤。口蹄疫。产后瘫痪。蹄叶炎。脊髓损伤。
问题:
[单选,A3型题] 一奶牛,2.5岁,腹泻半年左右,消瘦、衰竭死亡。剖检见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襞,黏膜灰黄色。肠系膜淋巴管肿大呈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但不呈干酪样最佳防控方法为()
增加营养和运动量。定期预防注射。抗菌消炎和增加运动量。定期检疫,扑杀有明显临诊症状和菌检阳性的牛。全群扑杀。
问题:
[单选,A3型题] 奶牛,2.5岁,腹泻半年左右,消瘦、衰竭死亡。剖检见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襞,黏膜灰黄色。肠系膜淋巴管肿大呈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但不呈干酪样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牛弓首蛔虫病。副结核病(副结核性肠炎)。肝片形吸虫病。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慢性消化不良。
问题:
[单选,A3型题] 一奶牛,2.5岁,腹泻半年左右,消瘦、衰竭死亡。剖检见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襞,黏膜灰黄色。肠系膜淋巴管肿大呈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但不呈干酪样进一步确诊最简单实用的检查方法是()
血常规检查。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刮取直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B超检查。X线透视。
问题:
[单选,A3型题] 多雨季节,一批10月龄奶牛,陆续发病,体温升至40.5℃,瘤胃蠕动及反刍停止,肠蠕动增强,排带血稀便,有恶臭。有的发病几天后,粪便全部为血液,体温下降,极度贫血和衰弱而死。有的在发病后3~5d渐好转,但长期腹泻、消瘦、贫血。有的病牛有时伴发神经症状。剖检病死牛发现盲肠、结肠和回肠后段处肠黏膜充血、水肿,有出血斑和弥散性出血点,肠腔中含大量血液对该批牛的临床诊断是()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副结核病。肠结核病。牛球虫病。急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