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等级为C25,结构实体检验留置的同条件养护试块为10组,试块取样、试压等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各组试块的强度代表值分别为(MPa):23.5、20.6、26.5、25.4、23.8、25.3、24.5、27.1、23.2、22.3。计算并评定(λ1=1.70λ2=0.90)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等级为C25,结构实体检验留置的同条件养护试块为10组,试块取样、试压等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各组试块的强度代表值分别为(MPa):23.5、20.6、26.5、25.4、23.8、25.3、24.5、27.1、23.2、22.3。计算并评定(λ1=1.70λ2=0.90)综合评定混凝土强度()。
A.合格。不合格。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某施工单位按照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和季节储备定额储备工程用料,实践中经常发生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有时又会超储积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通过业务学习,明确了储备量还应根据变化因素进行调整,此后他们改善了材料储备管理。影响材料储备的因素主要是()。
A.材料本身的特点。施工生产的材料消费特点。材料的生产和运输条件。材料的供应方式。市场条件。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施工单位按照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和季节储备定额储备工程用料,实践中经常发生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有时又会超储积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通过业务学习,明确了储备量还应根据变化因素进行调整,此后他们改善了材料储备管理。保险储备的最高限度应该是季节性供应中断期间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总量;最低量应接近于零。()
A.正确。错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施工单位按照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和季节储备定额储备工程用料,实践中经常发生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有时又会超储积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通过业务学习,明确了储备量还应根据变化因素进行调整,此后他们改善了材料储备管理。按()分类,将材料储备定额分为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季节储备定额等。
A.定额的计算单位。定额综合程度的不同。材料的储备形态构成。定额编制部门的不同。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施工单位按照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和季节储备定额储备工程用料,实践中经常发生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有时又会超储积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通过业务学习,明确了储备量还应根据变化因素进行调整,此后他们改善了材料储备管理。绝对储备定额以储备天数为计算单位,它表明应保有可供多少天使用的物资。()
A.正确。错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企业2012年完成建筑工作量6860万元,消耗水泥58760t。预计2013年将完成工作量总值8960万元。按照平均供应间隔期为6d,保险储备天数为3d核定。(注:平均每日需要量是根据某一物资全年需用量除以360d得出。)2013年水泥总需用量=()t。
A.38393.9。44988.1。89976.3。76787.8。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企业2012年完成建筑工作量6860万元,消耗水泥58760t。预计2013年将完成工作量总值8960万元。按照平均供应间隔期为6d,保险储备天数为3d核定。(注:平均每日需要量是根据某一物资全年需用量除以360d得出。)2013年水泥平均每日耗量=()t。
A.125.0。213.3。105.2。249.9。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企业2012年完成建筑工作量6860万元,消耗水泥58760t。预计2013年将完成工作量总值8960万元。按照平均供应间隔期为6d,保险储备天数为3d核定。(注:平均每日需要量是根据某一物资全年需用量除以360d得出。)最高储备定额=()t。
A.1919.7。946.7。1499.4。2249.4。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企业2012年完成建筑工作量6860万元,消耗水泥58760t。预计2013年将完成工作量总值8960万元。按照平均供应间隔期为6d,保险储备天数为3d核定。(注:平均每日需要量是根据某一物资全年需用量除以360d得出。)最低储备定额=()t。
A.639.6。946.7。1124.7。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