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大厦外墙为幕墙,裙楼为干挂花岗石幕墙,主楼正面为点式玻璃幕墙,其他部分为复合铝板幕墙。土建工程已完毕,进人幕墙施T阶段。玻璃幕墙生产车间进行结构胶注胶生产工序如下: 1.室温为25℃,相对湿度为35%; 2.清洁注胶基材表面的清洁剂为二甲苯,用白色棉布蘸人溶剂中吸取溶剂,并采用"一次擦"工艺进行清洁; 3.清洁后的基材一般在1h内注胶完毕; 4.从注胶完毕到现场安装其间隔时间为10天。安装复合铝板幕墙的次序为从上而下,先平面、后转角和窗台。即先确定幕墙所有铝板板块水平方向位置,再安装各转角处的铝板,而且是先安装顶部封边各转角处的铝板,并以此为基准拉水平线以确定其余顶部封边铝板的空间位置并将其安装完毕。接着安装顶层窗台处的周边铝板,同时以安装完毕的顶部封边铝板为基准对窗台处的周边铝板实行定位并作位置修正。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图书中心工程位于三环路边,建筑面积36490m2,8层框架结构。由省建工集团三公司总承包。该公司选择了常年合作的某劳务公司进行土建工程的施工。8月正值施工高峰期,施工现场的人员在400人左右生活区与施工区相距200m远,是新建的2栋活动板房,每栋10间工人宿舍,每间建筑面积约30m2.房间里均是两处用钢管临时搭设的双层通铺,通道宽lm.某l3晚饭后,大约60多人先后出现头晕、呕吐和腹泻现象,其中有25人发生严重昏迷,经送医院急救,全部脱离危险。 事后经调查,发现食堂管理员贪图便宜,当日购进的低价大米中掺有一定数量的陈化粮,致使部分喜食米饭的体质较弱者发生了中毒反应。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工程,合同工期为2005年6月27日至2006年5月4日。2005年6月27日,工程如期开工,在此之前的2005年6月22日,发包人将工程预付款足额支付给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发包人每月在确认了当期发生工程量、承包方进度计划完成情况及质量状况后,l4个工作日内支付工程进度款。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发包方的意图,设计单位发出一项设计变更,根据该项变更,钢筋、模板、混凝土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减少至原计划工程量的73%。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要求对合同中的单价做相应调整。而建设单位则认为应当遵循原合同约定的单价执行。就此分歧,需要T程师调整。经调整,双方达成共识;最终减少的各分项工程量超过原计划工程量l5%的部分,执行新的全赞用假单价,其余数据不变。 问题1.题目中关于发包方向承包方支付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的描述中,有何不妥之处? 2.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未能就工程变更的费用等达成协议,工程师应如何处理?工程款最终结算时应以什么为依据?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高档高层综合楼总高度78.6m,在四层设有一个可容纳150人的放映厅,消防设计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放映厅设有两个疏散口,其中一个是直通一楼的不带外窗的暗楼梯问。顶棚为刷有防火涂料的木夹板,墙面为多彩涂料和软包。
问题:
[单选] 结构杆件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限制过大变形的要求即为()要求。
刚度。强度。应力。弯矩。
材料的密度。材料的含水率。材料的厚度。材料所在的环境温度。
问题:
[单选] 根据脱氧程度的不同,下列钢材中()质量最差。
镇静钢。特殊镇静钢。沸腾钢。半镇静钢。
问题:
[单选] 施工测量必须遵循()的组织实施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
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出发。从局部出发。
问题:
[单选]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方案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等情况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不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的形式。
全面分层。局部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
问题:
[单选] 下列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一类: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第二类: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防水剂、速凝剂、防冻剂等。第三类: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第四类: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着色剂和泵送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