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电学技术(医学高级)题库>心电学技术习题集题库

问题:

[多选] 患者男性,45岁,因心悸就诊。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的房室结前传文氏点为110次/分,2:1阻滞点为130次/分,可能的原因为()。

存在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经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传导。药物影响。以上都不是。

问题:

[多选] 下列会对起搏器产生干扰的是()。

外科手术γ电刀。体外碎石冲击波。X线检查。磁共振。经胸除颤。

问题:

[多选] 关于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的描述,正确的是()。

通常发生在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存在有良好的室房逆向传导。常由室性期前收缩诱发,也可由房性期前收缩或肌电干扰诱发。节律相对整齐,频率小于等于起搏器的上限跟踪频率。QRS波形为心室起搏形态,有房室分离。

问题:

[多选] 关于起搏器间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内心室不能感知任何电信号,避免交叉感知。心室不应期(VRP),由心室事件启动,主要作用是防止交叉感知T波,引起心室抑制。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事件启动,主要是防止心房感知逆传P波,诱发PMT。通常PVARP要小于VRP。总心房不应期等于AV间期+PVARP,等于上限起搏间期。

问题:

[多选] 以下为起搏器电池耗竭时出现的表现,包括()。

起搏频率快慢不均。感知功能不良或丧失。起搏方式由DDD转变为VVI。起搏方式由DDD转变为AAI。磁铁频率下降。

问题:

[多选] 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的是()。

感知阈值设置过高。交叉感知。T波感知。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问题:

[多选] 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感知过度易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对交叉感知引起的感知过度,可适当降低对应心腔的起搏输出电压。

问题:

[多选] 关于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的描述,正确的是()。

NCAP功能可防止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落入其前面的自身心房激动后的易损期,进而避免诱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房颤等。只有落入心室后心房相对不应期的心房波被感知后,才能触发一个300ms的NCAP期。NCAP期结束的第一个心房起搏脉冲,其PAV间期等于程控的AV间期。NCAP功能仅存在于双腔起搏器,且仅在心房跟随模式时发生。有房性心律失常病史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以开启NCAP功能。

问题:

[多选] 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心房除极后产生心室空白期,心室除极后产生心房空白期。PVARP是指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包括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心房总不应期等于AV间期与PVARB之和。AV间期+PVARP大于基础起搏间期。通常起搏的AV间期大于感知的AV间期。

问题:

[多选] 关于生理性起搏的描述,正确的是()。

指保持房室同步功能或按机体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的一种起搏方式。频率应答、睡眠频率、双心室起搏等功能属于生理性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用于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属于一种生理起搏模式。VVI起搏属于非生理性起搏模式。可有效减少竞争性起搏,预防起搏器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