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超声医学与技术(医学高级)题库>头颈与五官题库

问题:

[单选] 临床资料:男,24岁,自述外伤后患肢肿胀、疼痛、麻木、乏力两年余。超声综合描述:左肘部可见7.4cm×2.9cm形态不规则不均质回声区(图1),CDFI:内红蓝相间紊乱血流信号(彩图),可引出高速动脉频谱及静脉频谱(图2),动静脉之间相通。超声提示()。

左肘部脂肪瘤。左肘部假性动脉瘤。左肘部血管瘤。左肘部动静脉瘘(囊瘤型)。

问题:

[单选] 临床资料:女,24岁,自述左下肢持续性疼痛1周,加重伴肿胀2天。临床物理检查:左下肢肿胀。超声综合描述:左股总静脉内透声不清亮,可见低回声,探头加压后管腔不消失,CDFI:低回声区内未见血流信号,其旁可见条样血流信号。见彩图100。超声提示()。

左股总动静脉瘘。左股总静脉先天畸形。左股总动脉栓塞。左股总静脉血栓。

问题:

[单选] 临床资料:女,38岁,自述长时间站立及劳累后左小腿胀痛,休息后可缓解2年余。临床物理检查:左小腿皮下蚯蚓样团块状突起,无色素沉着。超声综合描述:左下肢深静脉管腔明显增宽,内未见异常回声,探头加压后管腔消失,深吸气时,管径增宽,CDFI:左下肢深静脉管腔内血流通畅,Valsalva试验及挤压小腿后股静脉内彩色血流色彩逆转;PW:频谱方向逆转,持续时间1.5秒。见下彩图。超声提示()。

左股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左大隐静脉血栓。左大隐静脉正常声像图。左隐一股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

问题:

[单选] 临床资料:男,40岁,自述活动后感左下肢沉重乏力。临床物理检查:左下肢内侧可见蚯蚓状纡曲隆起,皮肤无溃烂。超声综合描述:左大隐静脉增宽,左下肢深静脉管壁光滑连续,管腔内未见异常回声,探头加压后管腔消失,CDFI:左下肢深静脉及大隐静脉内血流通畅,Valsalva试验:大隐静脉内可见血流色彩逆转,PW:左下肢深静脉血流频谱形态正常,大隐静脉出现反向频谱,持续时间2.1秒。见彩图102。超声提示()。

左大隐静脉正常声像图。左股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左大隐静脉曲张左隐一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左股总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问题:

[单选] 临床资料:男,21岁,6600V高压电击伤右前臂13天。临床物理检查:右手腕部创面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肌组织外露,表面有分泌物,皮肤烧伤面积约2%。超声综合描述:右桡动脉腕水平至腕上13cm处内膜粗糙、不光滑,腕水平中内膜增厚,厚度0.11cm(箭头所示),显示长度1.3cm,残余管腔内径0.1cm,其近心端内径0.27cm,CDFI:该段血流束变窄,PW:V46.6cm/s。见彩图103。超声提示()。

右桡动脉腕水平闭塞。右桡动脉腕水平节段性狭窄(中内膜烧伤后水肿增厚)。右桡动脉腕水平血栓。右桡动脉腕水平内膜粗糙。

问题:

[单选] 正常甲状腺声像图是()。

横切呈马蹄形或蝶形,包膜回声强而清晰,左右基本对称,内为中等回声,纵切呈锥体形,上极尖小,下极平直。横切呈马蹄形或蝶形,包膜回声强而清晰,左右基本对称,内回声高于肝脏,纵切呈锥体形,上极平直,下极尖小。横切呈马蹄形或蝶形,包膜回声低而清晰,左右基本对称,内回声低于胸锁乳突肌,纵切呈锥体形,上极圆钝,下极平直。横切呈马蹄形或蝶形,包膜回声不明显,左右基本对称,内为高回声,纵切呈锥体形,上极平直,下极呈不规则三角形。

问题:

[单选] 成人甲状腺正常超声测值是()。

长径3.0~4.0cm,宽径1.5~2.0cm,厚径0.5~1.0cm,峡部厚<0.4cm。长径4.0~5.0cm,宽径2.0~2.5cm,厚径1.0~1.5cm,峡部厚≤0.4cm。长径5.0~6.0cm,宽径2.5~3.0cm,厚径1.5~2:0cm,峡部厚>0.4cm。长径5.5~6.5cm,宽径3.5~4.5cm,厚径2.5~3.5cm,峡部厚≥0.5cm。

问题:

[单选] 超声可以发现最小多少厘米的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内所有结节。甲状腺内>1.0cm结节。甲状腺内<0.5cm结节超声无法显示。甲状腺内>0.2cm结节超声均可显示。

问题:

[单选] 甲状腺的动脉血供来源于()。①颈外动脉分出两对甲状腺上动脉,分布甲状腺上部,CDFI容易显示②颈内动脉分出两条甲状腺上动脉,分布甲状腺上部,CDFI容易显示③锁骨下动脉分出两对甲状腺下动脉,分布甲状腺下部,CDFI不易显示④锁骨下动脉分出两条甲状腺下动脉,分布甲状腺下部,CDFI不易显示

①③。②④。①④。②③。

问题:

[单选] 超声检测甲状腺周围有哪些重要结构()。①4条颈前肌群,由前至后依次为胸锁乳突肌、颈阔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②2条颈前肌群,前外方为胸锁乳突肌,甲状腺前方为胸骨甲状肌③颈动脉鞘:位于甲状腺两侧叶旁,内有颈内静脉、颈总动脉、迷走神经④颈动脉鞘:位于甲状腺左、右叶旁,内有颈外静脉、颈内动脉、交感神经⑤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背面上下极,左右各2枚⑥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腹侧上下极,左右各1枚⑦喉返神经、喉上神经⑧喉返神经、食道

②④⑥⑧。①④⑥⑦。②③⑤⑧。①③⑤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