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经治1周后,身热已退,黄疸减轻,呕吐止,唯胁肋隐痛,脘痞腹胀,食少口干苦,小便赤苔腻,脉弦数。宜选方是()
A.甘露消毒丹。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茵陈四苓散。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经治1周后,身热已退,黄疸减轻,呕吐止,唯胁肋隐痛,脘痞腹胀,食少口干苦,小便赤苔腻,脉弦数。患者胁肋隐痛,食少口苦,宜加哪组药物()
A.龙胆草、青皮。柴胡、元胡。首乌、川楝子。百合、乌药。白芍、甘草、黄芩、郁金。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经治1周后,身热已退,黄疸减轻,呕吐止,唯胁肋隐痛,脘痞腹胀,食少口干苦,小便赤苔腻,脉弦数。现症属何证()
A.湿邪内蕴。肝胆湿热。肝脾不调。脾虚湿滞。湿热留恋。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郑某,男,21岁,2天前受凉后感冒,现因咳嗽不止而来诊,症见咳嗽频剧,气粗音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黄稠,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苔薄黄,脉浮滑。患者出现胸闷咳逆,痰涌便秘,应酌加()
A.桑白皮、地骨皮。薏苡仁、冬瓜子。鱼腥草、金荞麦根。葶苈子、风化硝。天冬、天花粉。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郑某,男,21岁,2天前受凉后感冒,现因咳嗽不止而来诊,症见咳嗽频剧,气粗音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黄稠,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苔薄黄,脉浮滑。治疗中应注意()
A.驱邪止咳,扶正补虚。勿早用兜铃、粟壳涩剂。寒凉收敛。内伤之病多不足,治疗须多从调护正气着眼。除直接治肺外,应注意治肝、治肾等整体疗法。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郑某,男,21岁,2天前受凉后感冒,现因咳嗽不止而来诊,症见咳嗽频剧,气粗音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黄稠,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苔薄黄,脉浮滑。该病人因迁延失治,出现咳嗽气粗,喉中痰鸣,痰黄稠,咳吐不爽,胸闷,咳时引痛,口干欲饮,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治疗应选用()
A.清金化痰汤。黛蛤散。三拗汤。麻杏石甘汤。清燥润肺汤。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郑某,男,21岁,2天前受凉后感冒,现因咳嗽不止而来诊,症见咳嗽频剧,气粗音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黄稠,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苔薄黄,脉浮滑。该病人治疗应选用()
A.止嗽散。桑菊饮。桑杏汤。泻白散。清金化痰汤。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赵某,女,37岁。1980年10月4日初诊。主诉:右胁疼痛反复发作近2年,加重3个月。患者发病的2年前,因工作原因与同事争吵后出现右胁胀痛,且逐渐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经肝功能及胃肠等有关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服中、西药后症状缓解。后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前出现针刺样疼痛,时轻时重。昨晚疼痛又作,特来门诊求治。饮食一般,二便正常,无发热,时有太息。检查:舌质微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现右胁刺痛难忍,有时引及右背,拒按,面部有淡黑色斑块沉着。若胁下有癥块,正气未衰者,可以服用何方()
A.鳖甲煎丸。血腹逐瘀汤。桃仁红花煎。柴胡疏肝散。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赵某,女,37岁。1980年10月4日初诊。主诉:右胁疼痛反复发作近2年,加重3个月。患者发病的2年前,因工作原因与同事争吵后出现右胁胀痛,且逐渐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经肝功能及胃肠等有关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服中、西药后症状缓解。后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前出现针刺样疼痛,时轻时重。昨晚疼痛又作,特来门诊求治。饮食一般,二便正常,无发热,时有太息。检查:舌质微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现右胁刺痛难忍,有时引及右背,拒按,面部有淡黑色斑块沉着。该病人的中医诊断是()
A.腹痛。胁痛。鼓胀。积聚。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赵某,女,37岁。1980年10月4日初诊。主诉:右胁疼痛反复发作近2年,加重3个月。患者发病的2年前,因工作原因与同事争吵后出现右胁胀痛,且逐渐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经肝功能及胃肠等有关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服中、西药后症状缓解。后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前出现针刺样疼痛,时轻时重。昨晚疼痛又作,特来门诊求治。饮食一般,二便正常,无发热,时有太息。检查:舌质微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现右胁刺痛难忍,有时引及右背,拒按,面部有淡黑色斑块沉着。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是()
A.肝气郁结,瘀血停着。B.肝气郁结。C.肝胆湿热。D.瘀血停着。E.饮食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