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患儿,女,4天,生后2小时反复抽搐入院。查体∶神志尚清,眼距宽,耳位低,小颌。以下哪项检查最具有诊断价值()
血钙+心电图。血糖+头颅CT。淋巴结活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胸部X线检查胸腺影+血钙。
问题:
[单选] 5岁男孩,2个月前患麻疹后经常发生呼吸道感染。体检无阳性发现。血常规∶白细胞5×109/L,中性粒细胞0.4,淋巴细胞0.6;CD3细胞50%,CD4细胞35%,CD8细胞25%;血清IgG1.2/L,IgM0.6/L,IgA0.3/L。其可能的诊断为()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选择性tsar缺陷病。正常儿。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
问题:
[单选] 患儿,10个月。因患风疹住院治疗,追问病史,得知患儿曾两次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曾频繁抽搐,补钙后缓解。查体∶两眼距增宽,耳部低位有切迹。可能的诊断是()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选择性IgM缺陷症。原发性非特异性免疫缺陷。
问题:
[单选] 7个月男孩,出生后3个月出现化脓性皮炎,局部淋巴结肿大,伴有溃疡性口腔炎。1周前咳嗽,气促,发热40℃,双肺中细湿啰音。胸片为双侧支气管肺炎;外周血白细胞17×109/L,中性粒细胞0.88,淋巴细胞0.12,NBT2%。该病例的诊断为()
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Ⅱ型。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慢性肉芽肿病。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好发于3岁以下体弱儿童。夏季发病,发病率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入夏以后,长期发热,伴有口渴多饮、多尿、无汗或少汗。发热随气温降低能自行缓解。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异常。
增加蛋白质食物,加强营养。宜多食生冷食物。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清洁凉爽。饮食清淡,富有营养。用温水洗浴,有助于发汗降温。
问题:
[多选] 下列哪些是关于紫癜病的正确表述()
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皮肤可见瘀斑、瘀点,压之退色。瘀斑、瘀点多见于躯干部。常伴有鼻衄、齿衄,甚则呕血、尿血、便血。多见于2~5岁小儿或学龄儿童。
积极寻找引起本病的各种原因,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不吃容易引起紫癜的食物和药物。。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出血多时,安静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消除紧张情绪。。避免外伤跌扑碰撞,以免引起出血。。
问题:
[多选]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诊断,除长期发热外,尚有()
球结膜充血。草莓舌。手足硬肿。皮疹。黄疸。
问题:
[多选]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需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结核。幼年类风湿病。风疹。渗出性多型性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