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内科(医学高级)题库>牙周病题库

问题:

[单选] 临床常用的、较为可靠的显示牙槽骨吸收方式和程度的方法是()

A.全口曲面断层片。B.根尖片。C.X线数字减影技术。D.牙周探诊。E.手术翻瓣显示。

问题:

[单选] X线片能反映的牙槽骨吸收方式和程度,除外()

A.垂直或角形吸收。B.凹坑状吸收。C.水平型吸收。D.牙槽骨密度减低。E.牙槽骨高度降低。

问题:

[单选] 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方式和程度的最大缺陷是()

A.不能显示牙槽骨的水平吸收。B.不能显示牙槽骨的垂直或角形吸收。C.不能显示牙齿近远中的骨质破坏。D.不能显示牙齿颊舌侧骨板的吸收情况。E.不能显示牙槽骨的早期骨质破坏。

问题:

[单选] 凹坑状骨吸收的特点是()

A.指牙槽间隔的骨嵴顶呈弹坑状或火山口状缺损,。B.与龈谷区牙龈组织结构薄弱有关。C.与龈谷区菌斑容易滞留有关。D.食物嵌塞或不良修复体是引起凹坑状骨吸收的常见原因。E.以上均是。

问题:

[单选] 牙槽骨垂直型吸收的特点,除外()

A.牙槽骨不发生水平方向的吸收。B.牙槽骨发生垂直或斜型方向的吸收。C.与牙根面形成角型的骨缺损。D.牙槽嵴高度降低不多,而牙根周围的骨吸收较多。E.垂直吸收多形成骨下袋。

问题:

[单选] 牙槽骨水平型吸收的特点是()

A.是最常见的吸收方式。B.牙槽间隔、唇颊侧或舌侧的嵴顶边缘呈水平吸收。C.牙槽嵴高度有明显降低。D.常形成骨上袋。E.以上均是。

问题:

[单选] 牙槽骨最常见的破坏方式是()

A.垂直型吸收。B.水平型吸收。C.凹坑状吸收。D.反波浪型骨缺损。E.以上均不是。

问题:

[单选] 确定有牙槽骨吸收的标准是()

A.牙齿松动程度,Ⅱ度以上松动为有骨吸收。B.牙周袋深度,大于4mm的牙周袋为有骨吸收。C.牙槽嵴顶到釉牙本质界的距离,超过2mm可确定有骨吸收。D.X线示牙周膜间隙透射区变宽。E.X线示根端有圆形或椭圆形阴影。

问题:

[单选] 牙槽骨吸收程度分三度,Ⅱ度吸收是指()

A.吸收≤1/3根长。B.1/3根长<吸收<2/3根长。C.1/2根长≤吸收≤2/3根长。D.1/3根长≤吸收≤1/2根长。E.≥2/3根长。

问题:

[单选] 龈沟底在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同时龈沟深度超过多少称为牙周袋()

A.4mm。B.6mm。C.3mm。D.2mm。E.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