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消化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多选] 与IBS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

A.抑郁症。B.食物不耐受。C.细菌性胃肠炎。D.疑病症。E.口服糖皮质激素。

问题:

[多选] 有关IBS的治疗,正确的是()

A.益生菌药物治疗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B.高纤维膳食适用于所有的IBS患者。C.洛哌丁胺治疗腹泻有效,同时对腹胀和腹痛也有效。D.曲美布汀可促进小肠运动,抑制结肠运动。。E.心理行为治疗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问题:

[多选] 患者男,34岁。在第1次献血时被告知肝生化值异常。病毒性肝炎血清学结果阴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为正常值上线的3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值为正常值上限的2倍。肝、胆超声正常。接下来9个月肝生化指标持续异常。内镜逆行性胆胰超声显示肝周围及肝内管道多发弥散结构。再次询问了患者的排便习惯。多年来排便一直规律,2次/d,半成形便。偶尔便后有血,乙状结肠镜检查显示所及范围内仅有轻微改变,以血管纹理丧失及颗粒状改变为主。有小的痔疮灶。活检显示轻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不正确的建议是()

A.CT检查近端结肠。B.结肠镜检查同时监测性活检取材,每1~2年重复检查。C.8年内监测性结肠镜检查,每1~2年检查1次。D.补充叶酸。E.粪便DNA取样。

问题:

[多选] 患者女,41岁。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25年,常规复查。患病初5年,曾进行了几个疗程的泼尼松及柳氮磺吡啶治疗,但近20年内未用药而一直处于临床缓解状态。每天排便2次。结肠镜检查,轻微活动性全结肠炎。升结肠见3枚有蒂小息肉,电凝切除。息肉病理结果为肠黏膜部分有或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随机活检标本升结肠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他部位未发现病变。以下对患者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A.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B.连续3个月重复监测结肠镜并活检。C.口服5-氨基水杨酸1.6g,3次/d,叶酸1mg/d。D.现在重复结肠镜检查并对升结肠行氩气电凝治疗。E.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

问题:

[多选] 患者男,36岁。因间断便血6个月来诊。诉曾撞过左眼睑,现左眼睑略肿胀。排便中或排便后见粪便组织及便池有新鲜血,无黑便。近来体重下降4.5 kg,自己认为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引起的。患者的母亲于42岁时因子宫内膜癌而进行了子宫切除,外祖母于38岁时死于结直肠癌,其舅舅于28岁时诊断为结直肠息肉(34岁时肾癌)。其他家族史信息未提供。不适当的检查是()

A.粪隐血试验。B.可曲式乙状结肠镜检查。C.结肠镜检查。D.腹部、盆腔CT。E.腹部、盆腔X线摄片。

问题:

[多选] 患者男,42岁。因长期便秘来诊(每3 d排便1次),症状自成年后一直存在。家族史:父亲于57岁时诊断为结直肠腺瘤;堂兄于54岁时死于结直肠癌;无其他亲属患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或其他恶性疾病。按目前关于结直肠癌的筛查标准,暂不必要进行的检查是()

A.粪隐血试验。B.可曲式乙状结肠镜。C.粪隐血试验和乙状结肠镜。D.气钡双重对比造影。E.结肠镜检查。

问题:

[多选] 患者女,25岁,自诉因外痔脱出引起直肠出血。结肠镜检证实直肠远端1.5 cm的单发幼年性息肉。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通常不是单发的。B.为炎症性息肉。C.不需要切除。D.低至中度恶性。E.发展为大肠癌的可能性增加。

问题:

[多选] 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是()

椭圆形,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早期可呈多发阿弗他溃疡。不规则的地图状。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火山喷口状。

问题:

[多选] 对肠结核具有确诊价值的检查结果是()

病变组织细菌培养证实有结核杆菌生长。结肠镜检查示回盲部炎症。结肠镜下活检找到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粪查到结核杆菌。

问题:

[多选] 肠结核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的指征包括()

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消化道大出血,出血不止。顽固便秘。肠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