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在环渤海地区发生的下列事件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戊戌变法运动。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rdquo。
问题:
[单选] 对孙中山“平均地权”纲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国民共享革命后所增涨的地价。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问题:
[单选] 中共开辟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是在()
A.辛亥革命后。B.五卅运动后。C.大革命失败后。D.“九一八”事变后。
问题:
[单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不包括()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实行不结盟政策。重点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问题:
[单选] 1953年,中共公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确立唯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
[单选] 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多田骏发表声明:“我军对华北态度有三点:一、把反满抗日分子彻底驱逐出华北;二、华北经济圈独立;三、通过华北五省的军事合作,防止赤化。”这一声明实质上是要()
实现华北五省自治。变华北为日本的商品市场。变华北为第二个伪“满洲国”。与国民党合作,共同防共。
19世纪60年代中期。19世纪70年代初期。19世纪70年代中期。19世纪80年代中期。
问题:
[单选] 近代前期,中国海军遭到重创、失去制海权的重要标志是()
外国军舰可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问题:
[单选] 地主阶级洋务派对中国近代化的最突出的贡献是使中国()
政治体制近代化。生产手段近代化。思想观念近代化。生产关系近代化。
问题:
[单选] 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近代化方面作用最大,突出表现在()
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提高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帝制复辟者屡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