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起源肿瘤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20岁。4岁开始出现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前常有恶心和腹部不适感;19岁时,癫痫发作频繁,几乎每天发作1次,虽口服多种抗癫痫药,也无法控制。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经科查体无阳性发现。脑电图提示:右侧额颞阵发性尖波和棘波,以颞叶为主。颅脑CT:右颞囊实性病变,肿瘤边界清,有钙化。无瘤周水肿及占位征象。颅脑MRl:实体部分T1呈等信号,囊性区为低信号。T2WI囊性区为高信号。囊壁和附壁结节呈略高信号。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注射造影剂后,实体部分呈轻度的不均匀强化。
宜采取的治疗策略是()
A . 全脑脊髓放疗
B . 手术切除
C . 化疗
D . 同步放化疗
E . 立体定向放疗
患者男性,20岁。4岁开始出现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前常有恶心和腹部不适感;19岁时,癫痫发作频繁,几乎每天发作1次,虽口服多种抗癫痫药,也无法控制。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经科查体无阳性发现。脑电图提示:右侧额颞阵发性尖波和棘波,以颞叶为主。颅脑CT:右颞囊实性病变,肿瘤边界清,有钙化。无瘤周水肿及占位征象。颅脑MRl:实体部分T1呈等信号,囊性区为低信号。T2WI囊性区为高信号。囊壁和附壁结节呈略高信号。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注射造影剂后,实体部分呈轻度的不均匀强化。
关于神经节胶质瘤病理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病灶由纯粹神经元细胞包括节细胞构成,不含胶质成分。 由神经胶质瘤细胞与神经元瘤细胞组成的混合性肿瘤。 神经节细胞突触素阳性,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阴性。 肿瘤的间变或恶变主要源于肿瘤性神经元细胞。 病灶由纯粹神经元细胞包括节细胞构成,不含胶质成分。
以下病变的哪一项与桥本甲状腺炎有关() 滤泡上皮嗜酸性变。 增生小滤泡,胶质稀少。 含胶质碎块的巨细胞肉芽肿形成。 间质淀粉样物质沉着。 间质砂粒体。
患者男性,43岁,因“晨起头痛,白天精力差,夜间心前区疼痛”来诊。查体:身高172cm,体重85kg,颈围45cm,鼻中隔左偏,双下鼻甲略肥大,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会厌舌面可见一黄豆粒大小淡黄色光滑肿物,颅脑CT未见异常,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脑供血不足。 心绞痛。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会厌肿物。 鼻中隔偏曲。
患者男性,28岁,10天前左手掌曾受外伤:前日起突发高热、皮肤瘀斑而就诊。测血压78/50mmHg,初步诊断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经积极抗感染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出现气促、呼吸困难,X线胸片提示肺实质未见明确病变,吸空气时测血气PaO240mmHg,PaCO235mmHg。该患者并发呼吸困难的最有可能原因是() 并发肺部感染。 休克导致氧交换障碍。 菌栓导致急性肺栓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源性肺脓肿。
X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肉眼能看见。 X线带有电荷。 不能发生折射。 是一种电磁波。 不能使物质产生电离。
患者男性,20岁。4岁开始出现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前常有恶心和腹部不适感;19岁时,癫痫发作频繁,几乎每天发作1次,虽口服多种抗癫痫药,也无法控制。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经科查体无阳性发现。脑电图提示:右侧额颞阵发性尖波和棘波,以颞叶为主。颅脑CT:右颞囊实性病变,肿瘤边界清,有钙化。无瘤周水肿及占位征象。颅脑MRl:实体部分T1呈等信号,囊性区为低信号。T2WI囊性区为高信号。囊壁和附壁结节呈略高信号。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注射造影剂后,实体部分呈轻度的不均匀强化。
宜采取的治疗策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