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西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魔弹论

【答案】“魔弹论”又称“靶子论”、“枪弹”,西方早期的新闻传播理论,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这种理论认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主动的,而受众则是被动的。传播者把“信息子弹”发射出去,受传者必被击中,应声倒下。

2. “大媒体”

【答案】通过国际高速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并由个人光电脑收传的新型传媒,被人们称为综合媒体,也称“大媒体“。这种综合媒体,将为人们提供可视电话、互动电视、图文声全功能信息服务、自选电影、远距离教学、医疗、会议、购物、金融等综合性服务。它所含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音像信息质量高。已经介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实施跨国跨文化传播,在为受众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传播世界。

3. 选择性理解

【答案】选择性理解是指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信息所作的不同的解释和评论。受众同传播者可能在文化背景与阅听环境、情绪、态度、动机和经验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受众之间也同样有类似的不同。受众在理解的过程中,往往要加入许多个人的心理因素。这些共同导致受众的选择性理解。

4. 公平原则

【答案】公平原则又称“平等原则”,是指新闻传播的公正性,即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公正性也包括传播者对新闻事实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公平原则的含义:传播工作者负有社会责任与职业道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地从媒介获得信息,发表意见,进行申辩和反对他人观点的权利与机会,传播工作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并以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与自由。

二、简答题

5. 简述我国新闻队伍的建设目标。

【答案】新闻事业的全部功能都要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实践才能实现,着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新闻队伍的全面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新闻职业的特征

要明确新闻队伍的建设目标首先须了解新闻职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闻工作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广泛的联系。

②新闻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色彩。

③新闻媒介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