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病控制(医学高级)题库>传染性疾病控制题库

问题:

[单选] 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以下哪项不符合()。

A . 皮疹粗糙,砂纸样
B . 常有散在糠屑样脱皮
C . 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稀疏
D . 常在24小时内遍及全身
E . 疹间皮肤亦呈红色

下列哪项不属“肾气不固”的临床表现() 小便失禁。 早泄。 浮肿。 滑精。 带下清稀而量多。 男性,75岁,既往有心房纤颤病史,一日从沙发上站起时突然向右侧倒下,呼之不应,急诊头颅CT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低密度影,发病2日后发现右下肢肿胀、发凉、色青紫,该病人最有可能的病因是() 脑血管痉挛。 脑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异常。 心源性栓子。 红细胞增多症。 患者男,44岁。因“结肠癌拟手术”来诊。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既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控制可,胃溃疡病史3年,曾因饮酒出现胃出血1次。目前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患者躁动明显。查体: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心率112次/分,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为100%。遂给予芬太尼及丙泊酚镇痛、镇静治疗,用药后患者心率逐渐降至86次/分,血压120/55mmHg,安静入睡,大声呼唤数次可睁眼,自主呼吸1~2次/分。这种情况下应避免使用的药物是(提示患者既往在门诊接受规律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用药包括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叠氮胸苷,患者对抗病毒治疗效果好,治疗不能停药。)()。 A.咪达唑仑。 丙泊酚。 氟哌啶醇。 劳拉西泮。 吗啡。 芬太尼。 用生物指标法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监测时,所用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片含量是() 4~5)×10 5/片。 3~4)×10 5/片。 3×10 5~4×10 6/片。 4×10 5~5×10 6/片。 5×10 5~5×10 6。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应禁碘()。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以下哪项不符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皮疹特征:Ⅰ、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Ⅱ、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Ⅲ、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红肿的乳头突出于白苔之外,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凸起,又称为“杨梅舌”。Ⅳ、“口周苍白圈”如颜面部仅有充血而无皮疹,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显得发白,称为“口周苍白圈”。Ⅴ、“帕氏线”(在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称紫色线状,称为“线状疹”或帕氏线)。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