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诊断和治疗时,即使是局部病症,也往往着眼于全身进行治疗;中国的文艺作品强调“气象”“神韵”“格调”,文学家、艺术家在创作时注重“雄浑”和“自然”。这体现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注重整体思维。 强调主观能动。 凸显人性尊严。 追求灵动创新。
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讲究“意在笔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理论的是()。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 “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就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的审美愉悦。下列文学作品,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离骚》。 《子虚赋》。 《论语》。 《诗经》。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求知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