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67岁,额部头皮下有一直径1.5cm硬结节,表面破溃流脓,病变为基底细胞样细胞增生呈大的分叶结构,边缘有栅栏状细胞核突向网状真皮;分叶结构伴有囊肿;较小的基底细胞小叶被疏松纤维黏液间质连接形成器官样形态。根据以上信息可初步诊断为() A.老年角化病。 基底细胞癌。 鲍温病。 脂溢性角化病。 以上均不是。
下列关于燃烧污染物的生成机理说法错误的是()。 固体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尘主要来自燃料所含的灰分。 液体燃料的灰分含量很少,一般为0.1%~0.4%。 固体燃料煤中的硫以有机硫和无机硫形态存在,还有极少量的单质硫。 燃料燃烧时NOx产生的途径之一是燃烧时空气中的氮在较低温度下被氧化而生成氮氧化物,称为温度型NOx。
以下关于煤粉燃烧说法错误的是()。 在煤粉炉中燃料是在炉膛空间内呈悬浮燃烧,属悬浮燃烧方式。 煤粉气流在炉膛内的燃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着火前的准备阶段、着火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对应于炉膛内的三个区:着火区、燃烧区和燃尽区。 一次风速要适中,过高对着火不利,会造成脱火;过低会造成煤粉沉积,堵塞一次风管。 二次风是单独送入炉膛的,二次风的风速比一次风要选得低。
以下关于煤的燃烧说法错误的是()。 当燃烧温度低于900~1000℃时,化学反应速度小于氧气向反应表面的扩散速度。 随着温度不断升高,燃烧反应速度反比于化学反应速度常数而减小。 处于动力区和扩散区之间的燃烧过程是过渡区,过渡区内的化学反应速度和氧向反应表面的扩散速度相差不多。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燃烧过程由一个区域移向另一个区域,例如,在反应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小燃料的粒度或增加气流的相对速度,可以使燃烧过程由扩散区移向过渡区,甚至动力区。
男性,40岁,右下腹部皮肤表面有一小丘疹,半年内长至2cm×1cm大小结节,中央有凹陷;形成假溃疡。镜下棘上皮角化、增生肥厚;角化亢进形成脐凹状角质坑,低倍镜下呈火山口样,增生病变边缘整齐并有唇样边缘,基底平整无浸润。最可能的诊断为() A.分化型鳞状细胞癌。 老年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 角化棘皮瘤。 以上均不是。
男性,40岁,右下腹部皮肤表面有一小丘疹,半年内长至2cm×1cm大小结节,中央有凹陷;形成假溃疡。镜下棘上皮角化、增生肥厚;角化亢进形成脐凹状角质坑,低倍镜下呈火山口样,增生病变边缘整齐并有唇样边缘,基底平整无浸润。最可能的发展趋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