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妇产科(医学高级)题库>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题库

问题:

[单选]

42岁女性.G3P1,进行性痛经10年。近2年发现右下腹有一逐渐增长的包块,经期有发热及性交痛。查体:阴道后穹窿有2个直径分别为1.0cm及1.5cm触痛结节;子宫后位、固定、正常大小,双骶韧带增粗,触痛(+);子宫右侧后方有12cm×10cm×12cm大小触痛(+)的包块

可能的诊断是()

A . 炎性包块
B . 卵巢新生物
C . 子宫内膜异位症
D . 子宫浆膜下肌瘤
E . 陈旧性宫外孕

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后期治疗以()为主。 本病一般不必内服药。 清解余热。 活血通络止痛。 扶正祛邪。 以上均不是。 感染性发热可见于()。 体温中枢功能失调。 寄生虫引起的发热。 抗原抗体反应。 内分泌代谢障碍。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影响气体弥散的因素不包括() 呼吸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气体溶解度和气体分子量。 通气/血流比例。 肺泡膜的弥散面积和厚度。 外环境温度、湿度。 血液黏度与下列哪项有关() 血细胞比容。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血浆中球蛋白。 血管内壁和血流动力学因素。 以上都是。 下列与神经性皮炎关系密切的是()。 可分为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病型。 可分为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冲任不调。 大多数见于颈项部、额部、尾骶、肘窝等处,常对称分布。 治宜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以上均不是。

42岁女性.G3P1,进行性痛经10年。近2年发现右下腹有一逐渐增长的包块,经期有发热及性交痛。查体:阴道后穹窿有2个直径分别为1.0cm及1.5cm触痛结节;子宫后位、固定、正常大小,双骶韧带增粗,触痛(+);子宫右侧后方有12cm×10cm×12cm大小触痛(+)的包块

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