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外科题库>麻醉学题库

问题:

[多选] 有关I相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 新斯的明可拮抗
B . 强直后增强
C . 四个成串刺激的肌颤搐幅度出现衰减
D . 对强直刺激的肌收缩效应维持良好
E . 在肌松作用出现之前有肌纤维的成束颤动

超短波治疗恶性肿瘤时采用() 无热量,5~10min,每日1~2次,5~10次。 微热量,10~15min,每日1次,10~15次。 微热量或温热量,10~20min,每日1次,15~20次。 热量,40~60min,每周1~2次,6~15次,与放疗、化疗同步进行。 增加内容。 不属于小儿急惊风最突出证候的是() 热。 痰。 瘀。 风。 惊。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成功后,一般采用外固定将肘关节固定在() 肘关节伸直位。 肘关节屈曲90°位。 肘关节屈曲60°左右位。 肘关节屈曲40°左右位。 肘关节极度屈曲位。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不包括下列哪项() 舌后坠。 支气管痉挛。 喉痉挛。 大量分泌物阻塞口咽部。 急性喉炎。 关于PICU患儿脂肪乳剂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肝功能损伤患儿不能使用脂肪乳剂。 脂肪乳剂剂量可从1g×kg-1×d-1开始。 脂肪乳剂剂量可至4g×kg-1×d-1。 ω-3脂肪酸能够抑制促炎性的类花生酸类物质的合成,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浓度,因此添加ω-3脂肪酸的脂肪乳剂对重症患儿更有益。 禁止使用脂肪乳剂。 有关I相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