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五节细菌性痢疾题库

问题:

[配伍题,B型题] 下列病例属于菌痢的哪一型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男,16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25.0×109/L,N0.85,L0.15。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B.霍乱。C.中毒性菌痢。D.肠伤寒。E.脑型疟疾。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男,16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25.0×109/L,N0.85,L0.15。为迅速明确诊断,立即进行的检查是()

A.大便培养。B.血培养+药敏。C.脑脊液常规。D.粪便常规检查。E.血液生化检查。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男,16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25.0×109/L,N0.85,L0.15。此例患者应立即进行的处理是()

A.积极物理降温。B.吸氧。C.扩容+抗菌药的应用。D.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E.激素解毒。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男,14岁,发热、腹痛腹泻、胃纳减退、尿少色黄、排粘液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精神疲倦3天,体检发现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内有白细胞15~18个。本病例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急性阿米巴痢疾。B.急性菌痢。C.病毒性腹泻。D.细菌性食物中毒。E.霍乱。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男,14岁,发热、腹痛腹泻、胃纳减退、尿少色黄、排粘液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精神疲倦3天,体检发现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内有白细胞15~18个。进一步明确诊断应作哪项检查()

A.粪便镜检找阿米巴。B.血吸虫毛蚴孵化。C.粪便培养致病菌。D.粪便培养病毒。E.血培养细菌。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男,14岁,发热、腹痛腹泻、胃纳减退、尿少色黄、排粘液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精神疲倦3天,体检发现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内有白细胞15~18个。下列哪项措施不宜用于本病例的治疗()

A.消化道隔离。B.用冰敷作物理降温。C.止泻药、镇痛药。D.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E.卧床休息。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李×,男,52岁,因反复腹痛、腹泻2年,再发7天,于2001年8月12日下午4时入院。 患者自述于1999年7月因受凉后出现腹泻,约10次/天。初为稀便,后为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畏寒、发热,体温39℃,伴腹痛,阵发性,便后可缓解,服“磺胺药”治疗2天后上述症状消失而自行停药。此后常间断出现腹痛、腹泻,服“痢特灵”及“氟哌酸”后可缓解,2001年8月5日因受凉后再度出现腹痛腹泻,自服“氟哌酸”无效而入院诊治。发病以来精神差,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体健。否认其他传染病史。 体查:体温37.0℃,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病容,神清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无明显失水体征,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大便常规:粘液便,红细胞(+),白细胞(++),脓球(+)/HP。血常规:血色素130g/L,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李×,男,52岁,因反复腹痛、腹泻2年,再发7天,于2001年8月12日下午4时入院。 患者自述于1999年7月因受凉后出现腹泻,约10次/天。初为稀便,后为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畏寒、发热,体温39℃,伴腹痛,阵发性,便后可缓解,服“磺胺药”治疗2天后上述症状消失而自行停药。此后常间断出现腹痛、腹泻,服“痢特灵”及“氟哌酸”后可缓解,2001年8月5日因受凉后再度出现腹痛腹泻,自服“氟哌酸”无效而入院诊治。发病以来精神差,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体健。否认其他传染病史。 体查:体温37.0℃,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病容,神清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无明显失水体征,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大便常规:粘液便,红细胞(+),白细胞(++),脓球(+)/HP。血常规:血色素130g/L,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李×,男,52岁,因反复腹痛、腹泻2年,再发7天,于2001年8月12日下午4时入院。 患者自述于1999年7月因受凉后出现腹泻,约10次/天。初为稀便,后为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畏寒、发热,体温39℃,伴腹痛,阵发性,便后可缓解,服“磺胺药”治疗2天后上述症状消失而自行停药。此后常间断出现腹痛、腹泻,服“痢特灵”及“氟哌酸”后可缓解,2001年8月5日因受凉后再度出现腹痛腹泻,自服“氟哌酸”无效而入院诊治。发病以来精神差,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体健。否认其他传染病史。 体查:体温37.0℃,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病容,神清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无明显失水体征,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大便常规:粘液便,红细胞(+),白细胞(++),脓球(+)/HP。血常规:血色素130g/L,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